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

所属院系:金融管理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知识;具备熟练应用财务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知识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市场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及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熟悉国际惯例,具备一定的经贸、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中外大中型企业与金融机构、机关单位的财务管理、金融和会计等工作。

二、学制

本专业学制为 2.5 年。在规定学习期间完成课程学习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在规定学习期间完成课程学习,但未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两年。

三、研究方向

1、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

2、公司治理

3、财务风险管理

4、资本市场运作与投资

5、企业价值管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修满40 学分,其中公共课7个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14个学分,金融讲座2个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其他课程为选修课。学位基础课中的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为必修课程。具体课程安排和学分见附表。

在选修课中,金融研究方法为限选课,开课学期为第二至第三学期,研究生须从以下7个模块中选择一个:国际金融、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在金融讲座的2个学分中,研究生必须在第三个学期结束之前参加16次讲座,讲座范围主要来自金融管理学院举办的“思源金融论坛”,包括名家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系列和学术沙龙系列。

五、社会实践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学位点培养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内容的考核方法包括:(1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社会实践中发生的财务管理现象和问题,能总结经验和教训;(2在实践中加深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与获得财务工具的实务设计能力;(3能运用财务工具进行企业资本市场运作和公司财务治理。社会实践完成后,需就有关情况写出一篇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发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指导作用,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素养。

六、培养方式与成绩考核

研究生课程可采取讲授、讨论和专题研究等方式,课程成绩考核由任课老师按照校研究生部有关规定进行。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具体培养方式和方法包括:(1)研究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第4周以师生双向方式选择并确定导师。(2)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为主,导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并交学院和研究生部。(3)研究生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由授课老师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决定。

七、学位论文

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施流程控制,把好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内部盲审、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关键环节,按照学院另行发布的硕士学位论文流程控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