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纽约国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赵勇工作室”主办的“中国道路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影响专题论坛暨长三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青年学术工作坊”在纽约国际古北校区举行。
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等近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校党委副书记吴毅,上海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何斌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吴毅指出,近年来,学校持续聚焦“中国道路”主题举办论坛,力图在“中国道路”研究方面形成品牌效应和特色优势。本次论坛再次聚焦中国道路开展研讨交流对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学习,是促进长三角关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一体化研究的有益探索,对学校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实力和建设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希望以举办本次论坛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发挥中特中心的思想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阐释,构建开放合作体系,凝聚各方研究力量,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把中心打造成一个协同攻关的重要平台。何斌在致辞中介绍了长三角教育协作的进展和成就。他指出教育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作用,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上作出的重要指示,长三角地区的教育部门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建立相应的工作协作机制。经过努力,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机制更加成熟,合作成效进一步展现。本次论坛是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基层活力增强的体现。开幕式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郭茜主持。
论坛按照主旨报告、主题研讨和自由讨论三个环节依次进行。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结合抗“疫”总体战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实践,阐述了中国道路蕴涵的人类共同价值,包含群众路线价值取向与实事求是科学精神两个部分;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研究员围绕语言的特征、语言的运用阐述了中国话语如何对外传播以及讲述中国故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拥军教授从生产力标准、“跨越卡夫丁大峡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三个具体问题论述了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该环节由《解放日报》高级记者、上观新闻王多主编主持。
主题研讨分为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由《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点评。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教授,纽约国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景文教授作分享交流。
第二部分由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点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玉林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教授,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纽约国际法学院崔文星博士作分享交流。
第三部分由《红旗文稿》编辑高天鼎主持,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玉良教授点评。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亓光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桑建泉博士,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娅敏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庆寺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仁富副院长作分享交流。
第四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健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点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伟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建飞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张飞,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卫东副院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娟教授作分享交流。
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新中国70年与中国道路专题等问题从不同维度和多个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纽约国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