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楠森——木铎声声映丹心

发布时间:2022-02-15浏览次数:71

黄枬森1921.11.292013.01.24),男,又名黄楠森,原名黄述烈,四川省富顺县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北大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黄枬森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马哲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

一、开疆拓土深耕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

黄枬森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主持的《〈哲学笔记〉注释》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先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主编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本曾获得多种奖项。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

黄枬森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对象是客观世界;第二个对象是人类社会;第三个对象是意识。相应地,哲学的第一层次是世界观;第二层次是历史观,从中又分出人学;第三层次是意识论,或叫精神论,它又分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六层次组成。

3.人学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黄枬森开始研究人学,组织发起了全国“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了《人学词典》。1991年组建了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在黄枬森等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学学会于200214日成立,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得以形成。

4.文化方面

黄枬森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其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展开:一是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三者辩证关系;二是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中、西、马”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春华秋实九十载

19211129日,四川富顺县的前清秀才黄文杰的第三个孩子黄南生降生了,黄文杰给他按照家族辈分起了个大名叫黄述烈。到了黄述烈上中学的时候,他便自己改名叫黄枬森,意为楠木成森林。关于这个名字,黄枬森调侃说,他搞了一辈子哲学,没想到竟然在名字上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原来,在改名字的时候,他查字典看到楠木的“楠”字的规范写法应该是“枬”,因此他就写做黄枬森。正是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大家不是将读音读错,就是将“枬”写成“楠”。而20世纪90年代以及进入21世纪后头几年,电脑字库里没有“枬”字,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在报刊、网络上两种写法同时存在,致使一些不了解缘由的人以为“黄枬森”与“黄楠森”是两个人。随着电脑和网络字库收入汉字的增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日益规范,“黄楠森”的写法已经不再使用。

晚清秀才的父亲相当重视黄枬森的教育,在黄枬森四五岁时便将他送入私塾学习。黄枬森晚年回忆道,“从实质上来讲、从内容上来讲应该是我在私塾里头就已经接触哲学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会不可避免,黄枬森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上高中的时候受到了《大众哲学》的深刻影响,才真正从此为其打开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门。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能够自觉地认识到哲学是一门研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的学问,并在高中时期立下了以后要专门研究哲学的宏大理想。哲学与自然科学虽然分属文、理两个天地,但二者的关系却很密切,不懂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哲学。哲学可以自修,自然科学特别是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物理学,靠自己啃书本就不行了。抱着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哲学打下自然科学基础的目的,他于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一年后在深入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转入哲学系。在日本侵略战争的烽火下,作为学生的黄枬森,自然明白他首先是中国人,在日军大肆侵略贵州时,黄枬森坚定了投笔从戎的想法,于1945年春应征入伍。在国民党207师作为炮兵服役一段时间后,前往印度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在完成任务后返回昆明,做好进攻日本本土的备战工作,但因日本无条件投降,他未正式参与战斗。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解散,黄枬森选择师从北大的郑昕教授研究康德哲学,随着解放战争中“第二条战线”运动的高涨,特别是“一二一”事件后,黄枬森逐渐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转而能够客观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并于1948年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在黄枬森的记忆里,有两个令他难忘的场面:第一个场面是1949131日,人民解放军进城接管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入城那天,他与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跑到东郊民巷观看入城式。选择东郊民巷是因为这里是使馆区,他们是要在这里看人民的军队如何从这里经过,向帝国主义列强示威: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第二个场面是1949101日,他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北大方队,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毛泽东同志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1949年以后,作为北大研究生会的主席,黄枬森开始担负起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部分内容的责任。1950年黄枬森与相识近十年的刘苏结为夫妻,1951年黄枬森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向苏联专家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此期间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这主要体现在《哲学笔记》上面。《哲学笔记》主要是列宁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作的笔记汇编,并对部分思想进行了发挥,该书涉及了认知论、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史和自然科学哲学等方面的问题。1960年至1981年黄枬森集中精力完成了《哲学笔记》的注释工作,最终形成50余万字的《<哲学笔记>注释》。1972年以黄枬森等人为代表的北大学者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黄枬森又不断参与各个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写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形成后,他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人。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黄枬森于1981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并在一年后担任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枬森开始关注人学研究。1983年开展人道讨论后,黄枬森深感有必要建立一门人学学科。1991年,71岁的黄枬森担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的首任主任。十年后,中国人学学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学研究向系统化、科学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黄枬森退休后,安享天伦之乐之余仍然笔耕不辍,长期以来仍然热衷于哲学研究,但过度的操劳使得黄先生在2012年岁末因病复发入院。2013124日,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溘然长逝。

 

三、相濡以沫伉俪情

黄枬森先生与刘苏女士相识近十年后于1950年结为夫妻,六十余年的夫妻生活中他们彼此始终保持着令人羡慕的婚姻关系。这不能不使得我们思考,什么是好的爱情?

在心理学范畴内有一种观点独具特色:“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一个特点是信任”。今天的我们都谈信任,黄枬森先生也谈,他在做客一档节目中就爱情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说的:“有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互相信任,她也没有怀疑过我,或者是干涉过我,都没有,我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她,感情上面从来没什么疙瘩。”信任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其肩负着长期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是在于唯有这样根基一般的存在,才能让爱情在稳固中成熟;是在于信任本身是充满爱情的,信任是一切爱情的基础。

第一个层次的爱情往往是追求爱情保鲜的秘诀,常会有人谈到,新鲜感过后的爱情总是免不了走向平静,这或许能够称之为一种“道理”,而如果伴侣双方是基于正常的认知状态下所形成的这类观点,那么信任的根基是未曾动摇的,在平静或将来临的时候,有的伴侣双方能够在习惯中逐渐平静但又密不可分,有的伴侣则力图打破这恒久的规律来探索新鲜感保持的秘诀。但逐渐平静既然普遍存在又岂会轻易被打破,渴望永久保持强烈新鲜感的人往往挣扎于幻想中难以自拔。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否定保持新鲜感的方法,只限于否定这种追求永恒极限的无谓期望。仅在“保鲜”的方法上黄枬森先生也是很值得人羡慕的,在黄枬森80岁华诞之际,他给每位学生书赠了一张和夫人相依相偎的照片,浓浓爱意,呼之欲出。不止于此,黄枬森先生还有着更为独特的浪漫:在2007年刘苏80岁生日时,黄枬森的祝词是这样写的:“我们初次相逢时,你20岁,我26岁,我比你大6岁。60年后的今天,你80岁,我86岁,我仍比你大6岁。可见,绝对地说,我们都老了,但是相对的说,我们仍那么年轻。这不是诡辩,这是事实。因为在我眼前晃动的仍然是你年轻的容颜和身影。在我心目中,你永远年轻。”此般幸福,着实令人羡慕!

习惯了双方共同的一切才是爱情的第二个层次,为何如此来谈?构成爱情的动力在一开始或许来自于新鲜感,或是其他诸般缘故,但终归都会形成特定的期望,而期望在不断的形成、满足、上升、再满足后,终将会因种种原因陷于停滞。此刻需要习惯,来转化原有的期望。六十余年的生活中黄枬森先生长期照顾体弱多病的夫人、教育子女、承担家务,居然还炒得一手好菜,学生们也学到了一门“新课程”——怎样又快又好地做红烧肉。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或许充满了新鲜的甜蜜,但若从黄先生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一切只是因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岁月已然磨平了最初的激情,在彼此的习惯适应之中才拥有着恒久的幸福。对他而言,习惯了有你的存在就已然习惯了为你做一切所应当做的事情吧。

习惯终究只是向更高层次的爱情中的一个转化,更高层次的爱情应当是忘记爱情本固有的自私性。在漫漫岁月中,黄枬森夫妇逐渐淡化了这一自私性,转而开始了对无私的探索。2008年黄枬森联系蜀光学校校长将原本为妻子刘苏购买钻石婚的钻石经费设置为“刘苏·黄楠森奖学金”,此奖学金用于奖励蜀光中学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高中生。每届10名,每人奖励1000元,这进一步体现了两人爱情的无私性,也是超越了一般令人惊艳的爱情的核心所在:当真正舍弃掉了爱情中为对方的利益而行事时,爱情就真正的进入到了理想的状态,是最为亲密的陪伴,更有崇高的理想所维系,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再也无关风月,唯纯粹的爱而已。

 

四、栽桃种李育人杰

“夕阳日,心力竭,未敢忘忧国。朗润池旁林深处,耘马哲,育人杰。”这是老友何成武为黄枬森写下的诗句。黄枬森先生在人才培育上是相当的纯粹和专注的,一生指导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二十余位,培养了王东、韩庆祥、郭建宁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真真切切的以行动体现了他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王东是黄枬森先生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他多次思考着黄枬森先生在对自己培养方式上的特点。在一次采访中王东曾谈到:“在他身上非常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的教师精神,他最大的特点实际上是以大海一样宽厚的胸怀支持学生创新。”黄枬森先生重视创新、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他曾提及培养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历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即研究生作为助手参加导师的研究工作,从中受到锻炼,并逐步成长;一种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学习,即研究生有独立的学习计划和独立的科研课题。黄枬森先生说,“我们基本上采取后一种办法,我认为这种办法较好。从导师来说,不应让研究生受自己研究课题的限制。”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黄枬森先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抓住的核心一环。

但要创新,仅仅独立思考还不够,一定要实事求是。黄枬森先生历经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副主任、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丰富的工作经历使得黄枬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王东反复谈到黄枬森先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决不能认为只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怎么评价都不会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此外,韩庆祥教授也提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个别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课程以外,大部分院校是没有设置这个课程的。在北大,也只是苏联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讲过,以后便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了。那时形成一种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列原著,原著是怎么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什么样的。那时的观点是,经典作家的言论句句是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就是真理加真理的过程。黄枬森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存在发展了,思想当然要发展,哲学也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特别是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哲学思想都是在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所以总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因此,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应该有一门学科,叫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但人往往会受到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而无法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黄枬森先生在晚年接受自贡电视台《天下自贡人》摄制组采访时,坦诚地谈到使他感到忏悔的两件事情:一是曾违心地批判冯友兰先生的《抽象辩证法》,二是在文革中曾违心地主持了批判孔子《论语》的写作。黄枬森先生为了坚持心中的真理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专门撰写了相应的文章来进行自我批评,对自己错误批判的对象致以歉意。这是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实事求是思想在先生八九十岁时的外显,在对自己的深刻检讨中剔除掉原有的错误,来以更加纯粹的道德实事求是地让自己让学生获益。

2001年黄枬森先生被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这是对黄枬森先生极大的认可。

 

五、“三宽先生”照汗青

黄枬森先生曾被称为“三宽先生”,即治学宽广、待人宽厚、脾气宽和。北大哲学系教授赵家祥对先生的宽和感受深切:“我不仅在学生时期听先生的课,而且毕业后和他搞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教研室,经常受到他的指导和启发。他的渊博学识、严谨学风、宽厚品德使我终生受益。”

先生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心中。“在一次学术成果评奖中,黄楠森和王东的作品同时入围,评委们在投票时得出55的结果,一时难以取舍。黄楠森恰巧也是评委会的成员之一,只是当时他正在外地开会没有及时参与投票,当大家请黄楠森表达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王东,使王东获得了这一奖项,黄楠森还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当着众多专家学者的面称赞王东对列宁哲学笔记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他。”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易杰雄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留校后我经常跟他一起外出,接触也多起来。有一次,我陪他乘坐火车到安徽屯溪参加学术会议,需要在南京中转。本来凭他的学术地位和威望只要给南京大学哲学系打个电话,人家就会派车来接,还会请我们吃饭。可黄先生没有这样做,车到南京,我们下车准备吃饭后再转乘到屯溪的火车。我们先到寄存行李处办理寄存,这无疑都是我的事。可当我填写单子时,黄先生立即拿起行李就往寄存室放。寄存室的门很低,人根本进不去,于是黄先生就弯腰把行李推进去。那年他已经过了60岁,却抢着做这些事,让我从心里感动、敬重他。存好行李我们在一个饭馆坐下来,他让我先点喜欢的饭菜,然后才给自己要了四川的辣味菜。饭后,他硬是截下我付了饭钱。晚上转车到了屯溪,来接我们的是一辆卡车,黄先生坐在了车里,而我上了后边的敞车。正在此时,一辆小轿车驶过来,接的是比我年龄还小的某大报的也来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记者,对此情景,黄先生很坦然。”黄先生在学术成果与他的学生有冲突时,往往是“只让不争”,但对于寄存行李这般小事却仿佛换了个样子,成了“只争不让”,这无疑是黄枬森先生崇高的品格的具体表现。同时黄枬森先生也表现出了坚定的原则性,不去随波逐流,换而言之,你有你的行为,我有我的原则,我可以理解你的行为,但我坚守我的原则。

黄枬森先生是无私的,是有坚定原则的 ,但他更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

2000年,黄枬森曾应邀为《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题词: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干戈止息,四海弟兄。安居敬业,其乐融融,绿色大地,郁郁葱葱。科技发达,人寿年丰,精神高尚,礼让成风。”

——言为心声。这是人类的千年憧憬,也是黄老的理想与追求。

平和与豁达,在宽广的胸怀之中培育,在内心的不断充实中成熟,在对事物的认知中无限向上循环,这是多么纯粹的人生!

 

参考资料:

[1]吴冠军,黄枬森.用精神诠释岁月[EB/OL].http://www.qhnews.com/ll/system/2009/06/03/002750140.shtml,2009-03-05.

[2]王斯敏,李亚彬,黄枬森.我坚信真理[N].光明日报,2006-6-11(005:人物).

[3]黄萱.哲学,父亲的生活方式——记黄枬森生平的点点滴滴[N].人民政协报,2016-05-3012:学术家园).

[4]赵明大.蜀光北京《校友通讯》第21期:蜀光中学设立《刘苏 黄楠森奖学金》[EB/OL].http://wujiaba.bolg.sohu.com/103497759.html,2008-11-2/2020-11-25.

[5]刘苏·黄枬森奖学金[EB/OL] .http://www.zgsgzx.com/View_55_1018.html,2011-10-04.

[6]王乃粒.黄楠森——母校蜀光中学“公能”校训的终身践行者[EB/OL].http://www.zgsgzx.com/View_45_304.html,2013-11-14.

[7]易杰雄.敬重吾师黄楠森[N].北京日报,2018-01-22(16).

[8]黄楠森.创造性是博士论文的灵魂——培养博士生王东的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04):26-29.

[9]王蓓.哲学之路即人生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2-01-13003.

[10]王东.循循善诱 鼓励创新——谈导师黄楠森教授对我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04):96-99.

[11]韩庆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黄枬森哲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20-05-11.

                                                  

                                    转自:“青马先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