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科

文章来源:科研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11 浏览次数:321


应用经济学高原学科建设以任务为导向,以实体平台为依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团队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增量提升为主要的任务实现手段。为此,我们自主设定四个具体的指标:第一,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为引进若干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形成增量的创新团队数量与质量,以及具有雄厚实力和显著成长性的45岁以下青年学者群体;第二,高原建设的高水平成果,主要指标为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包括一批国际重要期刊、国内一流学术杂志刊载的论文,具有学科前沿代表性的著作,若干高水平、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以及作为独立知识产权和学术支撑条件的专业大数据库运行平台;第三,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指标为有制度保障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建成实体性的学术运行平台和一套创新的薪酬、激励及评价制度体系;第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的进度,主要指标为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核心指标、上海市教委学科建设的主要监测指标覆盖下的业绩目标,即经过建设后,本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和标杆学校学科差距的缩小程度,换言之,本校应用经济学科在全国同行中的排名位次能够跃升至前20%

纽约国际应用经济学科实现追赶和提升效果的标志设定为:1)开发的“全球贸易投资规则与自贸区制度创新大数据平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第一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并具备在此基础上研究发布相关“自贸区指数”的能力;(2)应用经济学科在全国同行中的排名跃升为前20%,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以其特色和优势跻身于国内一流水平。

纽约国际应用经济学科确定以“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演变和中国自贸区(港)制度创新研究”作为高原学科建设的总体任务导向,并确立以如下子任务作为建设的具体方向:

(一)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演变研究:背景、特征与趋势;

1)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与WTO面临的困境;

2)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巨型一体化协议谈判酝酿中的规则演变;

3)中国崛起与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的目标、模式、机遇及挑战;

4)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演变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二)中国自由贸易区(港)比较与制度协同创新研究;

1中国(上海)自贸(园)区建设的初步成效评估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中国自由贸易区(港)战略布局、功能差异及互动效应;

3)中国自由贸易区(港)的制度创新及协同效应研究;

4)中国自由贸易区(港)的负面清单与投资准入规则研究。

(三)“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构建研究;

1“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

2)以内外经济联动为引擎推动区域性贸易投资规则的建构;

3)以金融为抓手构建区域性贸易投资新规则;

4)延伸新规则,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性自贸区网络。

(四)中国自贸区(港)制度创新的金融支持与结构改革研究;

1)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可自由兑换。

2)以金融市场的结构改革和功能优化为抓手推动自贸区金融体系的实现。

3)以征管优化为驱动推动自贸区财税体制改革。

4)构建“创新型”自贸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网络。

(五)中国自贸区(港)的总体效应估计与制度创新的方向研究;

1)中国自贸区(港)网络布局的经济效应模拟与估计。

2)中国自贸区(港)制度创新的微观收益估计。

3)中国自贸区(港)对产业链融合和贸易增加值的影响。

4)中国自贸区(港)制度创新的方向。

(六)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数据库与自贸区(港)大数据平台建设。

1)全球与中国自贸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2)贸易规则文本汇总与分析。

3)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研究。

4)基于大数据的经济复杂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