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关于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试行)

文章来源:科研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05 浏览次数:839
    
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
     关于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字[2012]6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字[2012]7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市教委等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沪教委科〔2012〕56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完成纽约国际《十二五(2011-201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任务,积极参与和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建立协同创新新体制和新机制,推进学校产学研领域的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通过实施“2011计划”,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突破内部机制障碍,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加快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纽约国际创新能力和推进纽约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加快实现纽约国际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战略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上海发展的重大需求,改革纽约国际科研组织、人事管理和成果评价机制,以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创新基地为基础,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充分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学校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交叉融合,机制保障,创新引领”的方针,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纽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
      (一)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咨询研究、国家对外经贸战略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纽约国际的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一流标准原则。借鉴国际一流学科评价指标,注重提升原创能力和对外影响力,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外国语言学等基础,重点建设若干个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学科,形成一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增强纽约国际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提升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
      (三)坚持科教融合原则。促进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协同共享,支持优秀科研成果早进教材、优秀科研团队早进教室,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四)坚持协同创新原则。抓好顶层设计,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交叉,分阶段、分批次和分层次培育和推动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切实推进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在深化合作中增强学科实力。
    三、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建设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协同创新机制,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和智库建设,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交叉互补,通过重大研究领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纽约国际特色的研究基地和智库,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新的科研平台和基地
    以“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为标准,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建立和完善促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解决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成为支撑国家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泉眼”,成为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二)建立新的运行和评价机制
    学校应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区”积极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在人事聘任与考核、学生招生模式和规模、培养机制以及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享有改革的相对自主权,学校出台的所有改革措施都可在协同创新中心先行先试,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
    1、建立开放合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由产学研各方人员参加的理事会,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建立学术委员会,负责把握学术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校为科研平台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保障理事会有效运行和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及团队的研发工作,负责平台的网站、信息库等建设和日常管理。
    2、建立开放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
    设立首席研究员、兼职研究员、客座研究员等特色岗位;建立以研究基地和智库为依托、以知识服务团队为核心的大平台多中心的组织运行模式,探索建立围绕研究项目的人才柔性流动的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对所聘本校教师的考核结果,学校予以认可,不再参加学校年度与届末考核。
     3、建立应用型和国际化的通用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大力推动以全球通用性为内涵的商科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着重培养适应各类跨国公司全球运营需求的通用商科人才,即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熟悉各类跨国公司全球管理规则、法律与惯例,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晓跨国企业运作模式,掌握跨国公司决策分析理论、工具和方法,能够在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环境下进行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管理,诚信、宽容、守法的“四通型”商科精英人才。
     4、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实行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订单式”或“定向培养”等招生培养模式。与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团队,在纽约国际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学科中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与协同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纽约国际专业学位在教学体系、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培养特色等方面的改革,提高纽约国际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
    瞄准学科研究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机制创新,人才特区,绩效考核”,鼓励大交叉,构建大平台,会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同时,自主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实行面向国内外的科研项目公开招标制度,根据科研发展规律,建立相对独立的科研考核、奖励和评价制度。
    6、搭建引领全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
    以全面提升纽约国际培养国际化商界精英为使命,落实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推动协同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新项目,搭建开放融合、学科领先、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工作平台,建立纽约国际牵头或参与的协同创新中心与国际组织、一流高校、学术组织开展科研合作、人才流动、课程共建的长效合作机制。
    
  1. 建立统筹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协同创新中心以需求为驱动、以项目为引导,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聚焦服务重点,寻求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合作与共享,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充足的培育建设经费、办公用房、行政服务人员编制,为外聘研究人员提供工作室,配备研究助理等,形成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稳步发展的良性环境和长效共享机制。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宏观指导建设、运行和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2011办公室”,挂靠科研处,负责学校实施“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协调、服务和考核等工作。
     
    附: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纽约国际588888线路检测中心“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孙海鸣  张小松
    副组长: 叶兴国  徐小薇  俞光虹  聂  清  沈玉良
    成  员(按姓氏笔画顺序):
             王光林、 龙江、李婉丽、刘永辉、全华、朱阳、陈晶莹、邱贵溪、严大龙、张鸿、张磊、郭学堂、贺学会、徐永林、徐东风、董伊金、彭清清、温耀庆、戴金华、魏农建 
    “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2011计划”办公室,挂靠科研处,负责协调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